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中歐貿易戰如箭在弦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經歷逾9個月角力,連總理李克強亦高調警告歐盟不要打貿易戰,但歐盟最終仍決定,從今日起向中國太陽能光伏業徵收反傾銷稅,初期徵11.8%反傾銷稅。雖然稅率較預期溫和,但商務部昨仍高調反擊,向歐盟葡萄酒展開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
  歐盟宣布向中國光伏業徵收反傾銷稅,初期徵11.8%反傾銷稅;若兩個月後中歐雙方仍未能達成協議,稅率將升至47.6%。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昨表示,歐盟的做法挽救不了歐洲光伏業,啟動對歐盟葡萄酒的雙反調查屬「溫和警告」,如果歐盟再做得過火,中方有可能採取進一步行動;他又稱,中國光伏產品售價較歐洲企業低,依靠的並不是傾銷,而是效率,這是歐美等國不能比擬的。
  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則強調,中國光伏企業確實存在傾銷行為,歐盟要反傾銷、要徵稅,為的是讓中國企業為此「付出合理的代價」。雖然雙方發言火藥味瀰漫,不過經濟學者關焯照卻認為,中歐最終爆發貿易戰的機會較小,因為目前中歐經濟都不太好,貿易戰只會引致兩敗俱傷,所以相信雙方「唔會搞大件事」。
  關焯照預期,歐洲最終不會取消對中國光伏產品徵收稅款,雙方或在磋商後調整稅率;歐盟亦有機會對當地的光伏產業提供補貼。他指:「雖然依家無法預測最終稅率有幾高,但合理稅率應該令內地光伏產品價格加上關稅後,約等於歐洲產品的價錢,此稅率一定不會有47.6%咁高。」
  據上海新能源行業協會了解,內地光伏企業大多可接受20%左右的稅率,中國天合光能歐洲公共事務部門總監容思禮對媒體稱,據其德國客戶估算,若歐盟的稅率定在15%左右,則有85%的業務將流失。
  分析人士認為,就目前形勢看,中國光伏產品暫時還是可以保持歐洲市場的競爭力,但二三綫企業可能比較難熬;亦有業內人士指出,相比之前數周,目前11.8%的稅率,反而為中國企業參與談判提供有利條件。
  此次的臨時稅率將維持6個月,此後歐委會將決定是否對相關產品徵收永久性關稅,一旦徵收,該關稅將持續5年。在上月24日的決議投票中,27個歐盟成員國中,包括德國、英國和荷蘭等18個成員國反對對華徵關稅;4國支持;5國棄權。由於12月舉行的最終裁決需要歐盟理事會通過,屆時如果多數歐盟國家反對,這項裁決有望被否決。
  根據資料顯示,歐洲此次對華光伏產品徵收關稅,涉及約1560億元對歐出口,佔中國對歐出口總額約7%;佔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比重則達80%,關係到中國上千家企業的生存和40多萬人的就業,是雙方迄今為止最大的貿易摩擦。

[轉貼] 中歐貿易戰如箭在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