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有關部門近日就學生閱讀習慣,對 48間學校 957名小四至高中的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中小學生們認為有益的讀物都是一些主流的優秀書刊,但他們又樂於花錢購買自己認為屬不良刊物的讀物。此外,七成二的學生只看自己買的圖書,僅約一成半的人會在學校或公共圖書館借書。


伴隨港人成長的《老夫子》漫畫。互聯網
最願意購買圖書第二位
調查發現,現今的學生並非不愛看書,只是較傾向看動漫作品及用手機看電子書。有學校圖書館老師稱,現有的藏書中,恐怖小說、卡通動漫及雜誌類最受歡迎。
負責有關調查的《現代中小學報》副主編韓延稱,學生的閱讀傾向十分不穩定和矛盾,小學生把《老夫子》列為不良圖書的首位,但亦把它位列最願意花錢購買圖書排行榜的第二位。他呼籲家長給孩子適當引導。
對於《老夫子》被列為不良圖書的首位,有網民提出強烈抗議:「我現在是碩士,我從小喜歡看老夫子。」有人更稱:「我認識很多大學生、碩士從小都很喜歡看老夫子,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不良學生呢?」
1963年在港出版的《老夫子》,由王家禧(筆名王澤)創辦,它為讀者帶來幽默的同時,亦反映社會環境的轉變。由於內容主要環繞平民身邊發生的事情,老少咸宜,深受華人讀者歡迎。
《廣州日報》
《 老 夫 子 》 列 不 良 圖 書 首 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