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牛丸非牛 「食不對辦」怎防

【經濟日報專訊】菠蘿飽無菠蘿、碗仔翅無魚翅,大家明白,但誰想到牛丸無牛肉?食家也中招,遑論一般人吃得出分別?食物成分名不符實,是否冰山一角?雖未致如黑心食物影響健康,但保障公眾「吃得對辦」權利,政府和商戶又焉可卸責?
有線新聞日前委託城大生物及化學系,檢驗市面上3款牛丸,即來自灣仔粉麵店潮苑、天水圍凍肉店佳寶及供應商四海的樣本,結果發現潮苑和佳寶的牛丸,根本沒牛肉成分,前者是豬肉,後者是豬肉、雞肉,四海則是牛肉混豬肉。
對於「牛肉非牛」,網上議論紛紛,有網民指光顧多年一直沒發現不妥,感覺如被欺騙。事實上,豈指一般市民吃不出?有線新聞找來名廚和食家試吃,也大讚「零牛肉」的牛丸有牛肉鮮味、口感佳,令人啼笑皆非。
感覺受騙 漠視消費權利
類似「掛羊頭賣狗肉」事件,本港屢有發生,例如2011年,有傳媒化驗市面超市出售的免治牛肉,結果四個樣本中有三個混入豬肉,有市民指幼兒曾進食後肚屙;也有海味黑店以平價螺片冒充貴價鮑片,2010年消委會便公開26間以螺片扮鮑片的海味參茸店名單。這些是否只冰山一角?
不止香港,多次爆出黑心食品的內地不在話下,台灣曾驗出米粉無米,連注重食物監管的歐洲,今年初也爆出馬肉充當牛肉事件(見表)。
現今食物供應鏈牽涉層面廣,食物種類、來源、製作工序等趨複雜,加上商業競爭力求減省成本下,難免令不法商人有機可乘。雖說豬肉扮牛丸、螺片變鮑片等,未必如黑心食品般影響人體健康,但對消費者來說,對吃下肚子的食物要求名副其實,也是不可漠視的權利。
以牛丸價錢卻吃到豬肉下肚,撇除有人或因不愛吃豬肉而令心理感覺難受之外,如同貨不對辦,對消費者而言,吃得不對辦,也可算是被騙。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昨表示有留意事件,又指食物成品與聲稱不符,可能違反商品說明條例,食安中心已聯絡海關調查。化驗結果有根有據,港府也應盡快徹查源頭,打擊不良手法,才可起阻嚇力。
促徹查源頭 防食物造假
早前英國爆出牛肉加工冷凍食品被摻入馬肉,雖對消費者健康沒構成任何威脅,但英國環境大臣帕特森(Owen Paterson)指,這是「欺騙」公眾行為,不能容許。食品標準局與英國警方聯同歐洲警方展開調查,更向公眾承諾會查個水落石出。
事實上,要徹底防止市面有食不對辦的情況,確有一定難度。現時食物安全中心在入口、批發和零售層面會定期抽取食物樣本,但旨在確保食物安全,測試包括微生物含量、化學及輻射測試,對於食品成分是否名副其實,或許需要另一套的測試,甚至動用基因排序才可辨別,是否也列入恒常測試?抑或應投放更多資源在這方面,需要公眾共識。
現時公眾也可向政府舉報懷疑名不符實的食物,交海關跟進檢驗,但市民未必分得出,要推動業界舉報又是否可行呢?
食肆也應把關 避免失客
近日台灣再爆出黑心食品風波,當地設有檢舉獎金制度,舉報者可獲罰金的5%,現在更擬將獎金增至10%。針對打擊貨不對辦的食物供應,香港是否值得考慮?
食肆近年面對沉重的營商壓力,租金貴、食品來價不斷上升,商戶不得不向食材成本埋手,或因而選擇成本較低食材,不難理解,但也應該顧及商業道德,做好把關的工夫,姑勿論是否知情,也可能面對法律責任,更會賠上寶貴的商譽,被熟客離棄,又是否值得?
近年,外國推動「慢食(slow food)」運動,其中要旨包括不吃來路不明的食物,只買自己確知其來源產地的本土食物,但這概念在香港未普及,一般市民經常要外出用膳,更遑論有門路、時間確實食物來源,對於吞下肚子的東西,難道只能聽天由命?

[轉貼] 牛丸非牛 「食不對辦」怎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