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時應用在太空科技的燃料電池成本高,難以普及,香港城市大學研發嶄新技術,利用無膜光催化燃料電池,降低成本之餘,亦可發電又可淨化污水。帶領研究團隊的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副教授梁國熙表示,目前正為技術申請專利,將進一步研究強化發電量,可望最快3年後能應用於污水處理廠,長遠盼降低成本並普及化。
無二氧化碳排放 可用10年
梁國熙指出,一般電池使用壽命較短,即使可充電的電池,其電量亦會在數年後不斷減少,而且含砷、鎘、鉛、水銀等有毒之重金屬物質,棄置時會污染環境。相反,利用氧化劑如氫、甲光烷及酒精產生電能的燃料電池,使用周期可長達10年,產生電流的過程中亦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污染環境。
梁指出,有助質子交換產生電流的膜,佔整個系統所需費用的五成,成本高昂,以致現時燃料電池未能廣泛應用,如一般電池1瓦特電約5元,而燃料電池的價錢則是其200倍。
研究兩年 降成本五成
為降低相關成本,梁國熙與10多人組成的研究團隊花了兩年時間,利用光催化劑及微流技術作為燃料,不但成功取代膜,將成本降低五成,其團隊進一步以納米測試,發現產生電流同時亦可淨化污水。他解釋,在光線照射下,光催化劑會激發光活化反應,產生強氧化物,分解水中有機污染物,「就好似在家中以綠水作清洗或消毒,當中的製氬技術可應用於淨化空氣及水」。
正申專利 盼用於污水廠
梁國熙形容技術一舉兩得,發電同時可淨化污水,而且不會釋出任何溫室氣體,日後大規模應用亦可進一步降低成本,目前正為有關技術申請專利。不過,梁國熙指出,研究現階段利用每秒流量1微升可產0.4至0.5微安倍的電量,坦言發電量仍有一定限制。梁國熙強調,技術至少有突破,日後將會繼續做相關研究提升發電量,可望最快3年後能應用於污水處理廠。
[轉貼] 新型燃料電池可發電淨水 城大研製 最快3年應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