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讀者每每因颱風而不用上班上學時,都會感到多了一天假期,也會因為這特別的假期而稍稍放鬆一下平日緊張的情緒。假期是可以舒緩人的工作壓力,讓人可以重新有脫胎換骨的感覺,也令人在恢復精神後生產力提高,所以假期有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作用。
然而,在工人的角度看,假期是代表可以在緊張工作中鬆馳下來,自然是希望越多假期越好;但在資方的角度看,員工放假亦代表他們白領薪水,對公司而言是一個支出,所以資方不希望員工有太多假期,如何界定合適的假期數目也變得很有趣。
對一個國家來說,如何定下假期數目更是有關國家的競爭力。現在歐洲正值金融危機之中,不少歐洲政府都為緊縮經濟而頭痛,其中一個緊縮方案是削減員工的假期。歐豬五國之一的葡萄牙,早前就將全年公眾假期的數目,由十四日削減至十日,理由是希望從減少公眾假期中減省成本,或是在同等成本下提升生產力,認為是對國家競爭力有所增加。而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數據,一天公眾假期便會為英國帶來三十七億美元經濟損失。當然,這個計算是假定每個人的生產力每天都一樣,少放假自然生產力多了,這樣的計算是忽略了假期後的生產力增加,也忽略了過份工作對生產力有下滑影響,但過多假期帶來生產力不足已是公認的事。
例如差不多要破產的希臘,國民可以享有三十七天假期,令人羨慕的優厚假期的一個後遺症,卻是經濟競爭力的不足,希臘現在經濟水深火熱之中,和其經濟競爭力不逮不無關係。
那麼將假期縮少是否可以解決問題?縮短假期其實和減薪、加稅、削減福利無異,都是緊縮經濟的方法,只是提到削減員工既有的福利時,員工自然不滿,而削減人民的假期,就是由政府主動削去人民的福利,不招致人民反對才怪,是以當政府建議削減假期去改善國家競爭力,隨之而來的是遊行示威。
蘇偉文
恆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
[轉貼] 假期的經濟考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