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動作是華南城1月15日公告騰訊以15億港元入股華南城9.9%的股份,第二個動作是騰訊與華夏基金聯手推出的微信版“餘額寶”在1月16日上線。 這兩件看似關聯不大的事件如果仔細思考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騰訊入股華南城的意義不難理解。 從馬雲卸任阿里巴巴CEO大張旗鼓的搞菜鳥物流開始,市場都明白了最後一公里對於電商的重要性。 送貨速度的快慢對用戶體驗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而且自建物流很多時候比第三方物流更能夠節約成本。
華南城在7個省會城市擁有物流中心,馬化騰既然不能像退休賦閒的馬雲那樣一個省一個市的去搞定政府拿地自建物流園,入股華南城自然是個曲線救國的好辦法。 類似這種假道伐虢的計謀騰訊並不是第一次使用,2013年下半年騰訊與中國創新支付(8083)的合作發行預付卡也是如出一轍的手段。 通過這次合作,騰訊一次性獲得了創新支付在做預付卡時與數百家商家建立的合作關係,大大加速了騰訊O2O佈局的速度。 但如果只是把思維停留在物流這一層就未免太粗陋了點,其實我們還可以再想深一層。
在傳統互聯網時代,騰訊的電子商務與阿里巴巴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對比騰訊拍拍與淘寶,QQ商城與天貓,無論是C2C業務還是B2C業務騰訊都可以說是完敗。 但是很少有人去想在B2B業務上騰訊與阿里巴巴的差距。 騰訊在B2B業務毫無積累,而B2B卻是阿里巴巴的發家老本行。 雖然B2B業務最近幾年發展不如C2C與B2C業務迅速,但是對阿里巴巴的作用卻不可小覷。 馬雲做金融的底氣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與B2B商戶十幾年的合作關係,可以想像馬雲比中國任何一家金融機構都更了解這些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所以阿里涉足小微企業金融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除了 阿里巴巴之外,還有沒有對小企業的信息瞭如指掌的公司? 顯然華南城算是其中一員。 所以騰訊入股華南城可以說是獲得了接近了解這些小企業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渠道。 所以這次入股華南城為騰訊在互聯網金融方向發力做了很好的鋪墊。
繞了這麼久,我們終於把話題轉回了互聯網金融,這似乎已經與騰訊的第二個動作有了聯繫。 微信支付是騰訊在互聯網金融方向的重要佈局,也是微信除遊戲外重要的貨幣化手段。 所以微信版餘額寶的推出是市場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網上支付能否成功很大程度是由自家電商的流量決定的。 支付寶與淘寶,PayPal與eBay都是這樣的依存關係。 很難想像淘寶上購物的消費者使用財付通來支付。 根據賽迪顧問的報告,支付寶在第三方支付的市場份額在2012年和2013上半年都是財付通的三倍多,這完全是因為兩者在電商方面的差距所致。 要縮小財付通與支付寶的差距,騰訊一定要先設法縮小在電商方面與淘寶的差距。 這就是騰訊入股華南城的主要動機所在。 討論到這,我們已經梳理出了騰訊接連的兩步棋之間的關聯,也從中看出騰訊對電商和金融兩大戰略方向的佈局。
如果從更大一點的格局來看這兩年互聯網行業的動盪,互聯網三巨頭TAB(以現在三巨頭的實力來看,騰訊最強而百度最弱,故而才有TAB而非傳統的BAT)各自的規模已經大到自己的地槃無法容納自己的體量,必須直接向對手開戰、搶奪對手地盤才能成長的地步。 以騰訊來講,端遊市場份額騰訊已經是占到半壁江山還多,剛剛發力的手游14年目標也是100億以上的流水。 以至於市場在討論遊戲市場份額的時候都是講騰訊還是非騰訊。 那麼在搶地盤這件事情上,騰訊為什麼要找阿里這麼強的對手開戰。 道理很簡單,搶別人的地盤沒有意義。 以騰訊目前的實力,如果集中火力向某一個垂直互聯網公司開戰,恐怕沒有哪家能招架住。 但問題是只能支撐區區幾十億美金市值的業務對現在的騰訊有何意義? 從整個互聯網行業來講,還能夠容納TAB這樣巨頭的行業就只剩下他們自身所處的行業,即社交、電商、搜索。 對比一下中美互聯網行業,最大的互聯網企業都是集中在社交(騰訊,Facebook)、電商(淘寶,Amazon)、搜索(百度,Google)這三大塊業務。 既然三巨頭各自都在自己的行業做到極致,也就意味著三者和諧成長井水不犯河水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在往後的日子,中國的互聯網行業一定會硝煙四起,有更多精心動魄的好戲上演,而這對於投資人而言是好事:只有傳統格局被顛覆,才可能有大的投資機會出現。
[轉貼] 騰訊最近的兩個動作是不是要和阿里死磕? / 關於騰訊的最近動作解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